三月野草

2025-04-03
#野草

cover-三月野草-由 MJ 生成

转眼又是一个月底,之前也一直想写点什么的。三月并不是这里的重心,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随笔,如果需要一个主题的话,我想应该是,框架的构建。

人总是会在最初的阶段持续不断地从外界汲取知识,如果用盖房子去类比这个阶段的话,我觉得可以是打地基和构建外部骨架的过程。这个阶段可能是无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,俩者的最大区别,就是后者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去夯实自己的地基或者骨架,让自己的地基变得更牢靠,让边界变得更大一些,从一个小的茅草屋变成砖瓦房,水泥房,别墅或者庄园,不同类型的房子决定着积累的时间跨度以及所需的材料多少。

当地基和骨架完备的时候,就开始进入下个阶段了 装修阶段,也就是自我强化阶段,这个阶段,我们会开始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框架体系,所有的问题都会在这个框架下被“解决”。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完美,只需要符合自己的认知。正常逻辑下,大多数人的逻辑框架基于本能选择让自己“最舒服”的方式,也就是痛苦最小的原则。恰巧在这种本能驱使的框架下,我们取得不错的正反馈的话,那么基本上这个框架被塑造出来的了,除非有强大的外力,那么大多人都很难再跳出自己构架的框架了。

所以多数情况下,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个人改变的可能性就是越小。除非遭受到巨大痛苦,否则大多人不会愿意去改变自己的。所以不要企图改变一个人。如果你需要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某件事,你需要做的是,套用他的框架结构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引导他去做那件事,而不是,彼此的框架去硬碰硬,这种情况下多半是不欢而散。你说,我可以给别人一点建议,建议这种东西,除非是别人求着你,不要主动给别人建议。因为你的建议在别人的框架下,不一定等同他认识下的建议。

回到上面说的那样,我们总是本能的会痛苦最小的原则,也就是本质是利己的。所以涉及到多人协作的时候,合作共赢是最好的,这就意味着多数情况下,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。你需要时刻意识这个问题,然后尽可能的选择自己让自己最满意的方案。另外选择是有代价的,你需要承担自己选择而产生的后果。

最后的最后,隔三差五我的朋友总会问我为什么这么有精力,我的答案一直没有发生变化,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和事情上,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